工艺学堂的试验场内,一阵阵惊叹声此起彼伏。今天是"新技发明展",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带来了他们最新的创造。

  "这是改良后的水车系统。"一个来自江南的学生正在演示他的发明。只见水车不再简单地举水,而是巧妙地利用落差,既能灌溉,又能推动碾磨。

  "妙啊!"一位老工匠赞叹,"这样一来,一套装置就能完成多项工作。"

  叶知秧站在不远处,默默观察。这个场景让她想起五年前创办工艺学堂时的争议。当时很多人认为"工匠之事,不值一学"。但现在,这里已经成为创新的重镇。

  "先生,您看这个。"王子明指着另一个展台。一位女学生正在展示她设计的新式纺织机,不但提高了效率,还能织出更复杂的花纹。

  "这是结合了西域机械原理和江南织造技艺。"女学生解释道,"最特别的是这个控制装置,用铜片打孔的方式记录花纹图案,可以重复使用。"

  这个发明立即引起了在场商人的兴趣。一位丝绸商行的掌柜当场表示要投资推广。

 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展台。一位来自边疆的学生展示了他研制的"避冻农具":农具的金属部分经过特殊处理,不但耐寒,还特别坚韧。

  "这是跟游牧族工匠学的技术。"他说,"我们发现,他们打造马具的方法有独特之处。经过改良后,这技术用在农具上特别合适。"

  正说着,林月笙带着几位大臣来了。他们正在研究如何提升国家工艺水平,特意来看看学生们的创新。

  "陛下,"一个老教习说,"这些孩子的发明,都来自实际需求。比如这个。"他指着一个防震建筑模型,"就是去年地震后,学生们反复研究得出的成果。"

  林月笙仔细查看着模型:"这种建筑方式,确实很有意思。继续说说具体原理。"

  学生们详细解释了设计理念:建筑的框架采用特殊的连接方式,可以在地震时自动分散力道。这个想法来自观察传统木构建筑,但加入了新的机械原理。

  "最难得的是,"叶知秧说,"他们不只是发明创造,更懂得如何让技术服务实际。"

  确实,工艺学堂的特色就在于"知行合一"。学生们不但要掌握理论,还要深入实践。每项发明都要经过反复试验,确保实用可靠。

  这时,一个特别的参观者到了:是当年最反对工艺学堂的礼部侍郎。看着这些令人惊叹的发明,他的态度明显软化了。

  "没想到..."他感慨道,"工艺之道,竟有如此深意。这些学子,不只是在制器,更是在开物致知。"

  正说着,又一个展示开始了。这次是医工结合的成果:一套专门为医者设计的手术器械,精巧而实用。

  "这是跟医学堂的同学一起研发的。"学生解释,"他们提出需求,我们负责改进工具。这样的合作特别有效。"

  这个展示引发了更多思考。与会者开始讨论:如何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?如何让工艺创新更好地服务各行各业?

  一个大胆的提议出现了:建立"工艺研究院",统筹各地工艺创新,促进技术交流。这个机构不同于传统的工部,而是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平台。

  "有意思。"林月笙说,"说说具体设想。"

  计划很快展开:研究院下设多个部门,各有侧重:

  机械署:研究机械原理和应用;

  材料署:探索新材料特性;

  农器署:改良农业工具;

  工具署:革新生产技术;

  建造署:创新建筑方法。

  最特别的是,他们建议研究院要打破身份界限,吸纳民间能工巧匠参与。"因为很多精妙技艺,都藏在民间。"

  这个建议在朝中引起了争议。有人担心"匠人入院"会"坏了规矩"。但叶知秧坚定支持:

  "工艺之道,贵在实践。谁的技艺精湛,谁就应该有发挥的机会。这正是教育改革的意义——打破偏见,唯才是举。"

  争议还在继续,但更多的支持声音出现了。商界表示愿意投资支持技术创新;各地官员看到了提升生产力的机会;就连一些保守的学者也承认,工艺创新确实能造福百姓。

  最令人欣慰的是,这些年工艺学堂培养的学生,不但掌握了技术,更树立了崇高的理想。他们说:"工艺之道,贵在利民。我们的创造,就是要让百姓生活更好。"

  深夜,工艺学堂的试验场还在忙碌。学生们不断改进着他们的发明,争取让技术更加完善。灯火通明的车间里,回荡着叮叮当当的声音,那是创新的乐章。

  叶知秧站在月下,望着这些忙碌的身影。她知道,这些年轻的创造者,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。他们用智慧和双手,证明了工艺也是一门大道。

  这正是教育改革的又一重要突破:它让被传统轻视的技艺获得了新的地位,培养出了既通古今、又善创新的人才。这些人,将用自己的创造,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哦喜爱文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,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最新章节,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 燃文小说网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