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明德堂,枫叶正红。一场特别的典礼正在举行——首批回校任教的老学生们将正式成为明德堂的教习。在叶知秋看来,这是明德堂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步。
"今日受师命,执掌医术堂。"林青雨跪在叶知秋面前,声音微微发颤,"愿继先生衣钵,教导后学。"
叶知秋亲手为她戴上象征教习身份的玉佩:"记住,为师不是高高在上,而是心系桃李。"
王子明从西北分院回来,将执教兵法与边务:"学生在边塞多年,深知治边之难。愿将所学所感,传授给更多有志之士。"
赵世勋主理商道堂,李元祯执教政务。一个个曾经的学生,如今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良师。叶知秋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,心中百感交集。
"先生在想什么?"萧远珩轻声问。
"在想当年,他们第一次来明德堂时的样子。"叶知秋微笑,"王子明还是个粗鲁的乡野少年,林青雨连说话都怯生生的......"
典礼结束后,新老教习们聚在一起商议教学事宜。叶知秋特意制定了新的制度——每位老学生都要带几个新学生,形成传承体系。
"就像一棵大树,"她解释道,"要有主干,也要有枝叶。你们既是学生,也是老师,要学会传承,更要学会创新。"
王子明第一个举手:"学生在西北发现,很多边地经验都是书本上没有的。不如让新学生也多去实地走走?"
"好主意。"叶知秋点头,"可以设立游学制度,让学生们轮流到各地分院学习。"
林青雨也提出建议:"医术一道最重实践。学生想在城中各个医馆设立实习点,让师生一起坐诊。"
一个新来的学生怯生生地问:"可是......我们资质驽钝,会不会耽误先生时间?"
"说得什么话!"赵世勋板起脸,但眼中带着笑意,"当年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。先生从不嫌弃学生资质,只要求用心。"
叶知秋欣慰地看着这一幕。老学生们不仅继承了明德堂的学问,更继承了那份教育的初心。
正说着,外面传来喧哗声。原来是各地官员派人送来了请柬,都想请新任教习去当地讲学。
"这可如何是好?"李元祯为难地说,"总不能都离开明德堂吧?"
叶知秋胸有成竹:"可以轮流外出。一面传播学问,一面也能让学生们见识各地风物。"
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大家赞同。就这样,一个新的教学制度逐渐成形——以明德堂为总院,各地分院为枝叶,教习们则像春风化雨般,把知识带到四面八方。
午后,叶知秋带着新老教习们在校园里散步。秋日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,映出一片金黄。
"看,"她指着一棵老梅树,"这就是当年第一批学生种下的。现在已经开花结果,就像你们一样。"
王子明摸着粗糙的树皮:"记得种树那天,先生说,求学如树,要生根发芽,更要开花结果。"
"可我们现在是树,还是果子呢?"李元祯打趣道。
叶知秋笑了:"你们既是果子,也是新的种子。今后要在各自的领域生根发芽,培育更多的桃李。"
傍晚,新任教习们各自带着学生去准备课程。叶知秋和萧远珩在书房里整理教学章程。
"你看这个安排如何?"萧远珩展示一份课表,"除了固定课程,每位教习都要定期带学生实践。"
叶知秋仔细看过:"很好。不过要注意,实践不是游玩,要让学生们真正学到东西。"
正说着,林青雨来禀报:"先生,医术堂的课程安排好了。除了基础医理,我们还增加了急救、护理等实用课程。"
"不错。"叶知秋赞许道,"医者仁心,最重实用。对了,那些偏远村落的义诊还要继续办。"
"这是自然。"林青雨郑重地说,"学生永远记得先生的教诲——医术是为了救人,不是为了名利。"
夜深了,明德堂还是一片忙碌。新任教习们都在准备第一课的内容,有人翻阅典籍,有人整理讲义,有人设计实践课程。
叶知秋在书房里写着给各地分院的信,交代一些注意事项。萧远珩送来热茶,笑道:"看来要重新设计考核制度了。"
"是啊。"叶知秋放下笔,"以前是考学生,现在还要考教习。不过......"她看着窗外的月光,"最重要的考核,是他们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。"
第二天一早,新任教习们就走马上任。每个人都带着几个学生,开始了新的征程。
王子明的第一课是《边塞实务》,他没有照本宣科,而是讲述了自己在西北的亲身经历。那些鲜活的故事,让学生们对边地有了真切的认识。
林青雨的医术课别具一格。她不仅教授理论,还带着学生去义诊,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。特别是对待妇幼患者时的细腻入微,让学生们深受触动。
赵世勋的商道堂更是热闹。他把整个教室布置成市场,让学生们模拟交易,学习经商之道。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,很快就收到了成效。
叶知秋走在校园里,处处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。不同的课堂上,都有老学生认真教导新学生的身影。这让她想起了当年创办明德堂时的情景。
"真像啊。"萧远珩感慨,"他们教学的样子,跟你一模一样。"
叶知秋笑了:"这就是师道传承。他们不仅传承了知识,更传承了那份教育的初心。"
正说着,几个新学生跑来:"先生!我们想请教一个问题。"
叶知秋看了看他们手中的书:"这是在研习什么?"
"是王教习布置的作业。"学生答道,"要我们把边塞见闻和典籍对照,找出其中的关联。"
叶知秋点头:"很好。这正是明德堂的教学之道——学以致用,知行合一。"
夜幕降临,明德堂的灯火依然明亮。新老师生们沉浸在求知的快乐中,谁也不觉得疲倦。这就是教育的魅力,也是明德堂生生不息的根本。
次日清晨,叶知秋在书房里写下一段话:
"桃李满园时,
正是春风化雨日。
但愿我明德学子,
永远记得育人之道,
既要传承,更要创新。
如此,方能薪火相传,
代代不绝。"
"今日受师命,执掌医术堂。"林青雨跪在叶知秋面前,声音微微发颤,"愿继先生衣钵,教导后学。"
叶知秋亲手为她戴上象征教习身份的玉佩:"记住,为师不是高高在上,而是心系桃李。"
王子明从西北分院回来,将执教兵法与边务:"学生在边塞多年,深知治边之难。愿将所学所感,传授给更多有志之士。"
赵世勋主理商道堂,李元祯执教政务。一个个曾经的学生,如今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良师。叶知秋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,心中百感交集。
"先生在想什么?"萧远珩轻声问。
"在想当年,他们第一次来明德堂时的样子。"叶知秋微笑,"王子明还是个粗鲁的乡野少年,林青雨连说话都怯生生的......"
典礼结束后,新老教习们聚在一起商议教学事宜。叶知秋特意制定了新的制度——每位老学生都要带几个新学生,形成传承体系。
"就像一棵大树,"她解释道,"要有主干,也要有枝叶。你们既是学生,也是老师,要学会传承,更要学会创新。"
王子明第一个举手:"学生在西北发现,很多边地经验都是书本上没有的。不如让新学生也多去实地走走?"
"好主意。"叶知秋点头,"可以设立游学制度,让学生们轮流到各地分院学习。"
林青雨也提出建议:"医术一道最重实践。学生想在城中各个医馆设立实习点,让师生一起坐诊。"
一个新来的学生怯生生地问:"可是......我们资质驽钝,会不会耽误先生时间?"
"说得什么话!"赵世勋板起脸,但眼中带着笑意,"当年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。先生从不嫌弃学生资质,只要求用心。"
叶知秋欣慰地看着这一幕。老学生们不仅继承了明德堂的学问,更继承了那份教育的初心。
正说着,外面传来喧哗声。原来是各地官员派人送来了请柬,都想请新任教习去当地讲学。
"这可如何是好?"李元祯为难地说,"总不能都离开明德堂吧?"
叶知秋胸有成竹:"可以轮流外出。一面传播学问,一面也能让学生们见识各地风物。"
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大家赞同。就这样,一个新的教学制度逐渐成形——以明德堂为总院,各地分院为枝叶,教习们则像春风化雨般,把知识带到四面八方。
午后,叶知秋带着新老教习们在校园里散步。秋日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,映出一片金黄。
"看,"她指着一棵老梅树,"这就是当年第一批学生种下的。现在已经开花结果,就像你们一样。"
王子明摸着粗糙的树皮:"记得种树那天,先生说,求学如树,要生根发芽,更要开花结果。"
"可我们现在是树,还是果子呢?"李元祯打趣道。
叶知秋笑了:"你们既是果子,也是新的种子。今后要在各自的领域生根发芽,培育更多的桃李。"
傍晚,新任教习们各自带着学生去准备课程。叶知秋和萧远珩在书房里整理教学章程。
"你看这个安排如何?"萧远珩展示一份课表,"除了固定课程,每位教习都要定期带学生实践。"
叶知秋仔细看过:"很好。不过要注意,实践不是游玩,要让学生们真正学到东西。"
正说着,林青雨来禀报:"先生,医术堂的课程安排好了。除了基础医理,我们还增加了急救、护理等实用课程。"
"不错。"叶知秋赞许道,"医者仁心,最重实用。对了,那些偏远村落的义诊还要继续办。"
"这是自然。"林青雨郑重地说,"学生永远记得先生的教诲——医术是为了救人,不是为了名利。"
夜深了,明德堂还是一片忙碌。新任教习们都在准备第一课的内容,有人翻阅典籍,有人整理讲义,有人设计实践课程。
叶知秋在书房里写着给各地分院的信,交代一些注意事项。萧远珩送来热茶,笑道:"看来要重新设计考核制度了。"
"是啊。"叶知秋放下笔,"以前是考学生,现在还要考教习。不过......"她看着窗外的月光,"最重要的考核,是他们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。"
第二天一早,新任教习们就走马上任。每个人都带着几个学生,开始了新的征程。
王子明的第一课是《边塞实务》,他没有照本宣科,而是讲述了自己在西北的亲身经历。那些鲜活的故事,让学生们对边地有了真切的认识。
林青雨的医术课别具一格。她不仅教授理论,还带着学生去义诊,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。特别是对待妇幼患者时的细腻入微,让学生们深受触动。
赵世勋的商道堂更是热闹。他把整个教室布置成市场,让学生们模拟交易,学习经商之道。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,很快就收到了成效。
叶知秋走在校园里,处处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。不同的课堂上,都有老学生认真教导新学生的身影。这让她想起了当年创办明德堂时的情景。
"真像啊。"萧远珩感慨,"他们教学的样子,跟你一模一样。"
叶知秋笑了:"这就是师道传承。他们不仅传承了知识,更传承了那份教育的初心。"
正说着,几个新学生跑来:"先生!我们想请教一个问题。"
叶知秋看了看他们手中的书:"这是在研习什么?"
"是王教习布置的作业。"学生答道,"要我们把边塞见闻和典籍对照,找出其中的关联。"
叶知秋点头:"很好。这正是明德堂的教学之道——学以致用,知行合一。"
夜幕降临,明德堂的灯火依然明亮。新老师生们沉浸在求知的快乐中,谁也不觉得疲倦。这就是教育的魅力,也是明德堂生生不息的根本。
次日清晨,叶知秋在书房里写下一段话:
"桃李满园时,
正是春风化雨日。
但愿我明德学子,
永远记得育人之道,
既要传承,更要创新。
如此,方能薪火相传,
代代不绝。"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。
哦喜爱文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,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最新章节,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 燃文小说网!
哦喜爱文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,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最新章节,断命天师:将军独宠小命师 燃文小说网!